信陽紅風暴已經吹了一年了,很多人對信陽紅茶還是不了解,今天信陽茶葉網就從信陽紅的特點以及信陽紅茶加工制作工藝來給信陽紅介紹一下,希望網絡的朋友不要錯過。
提起河南省信陽,不少網友會想起雞公山等著名風景區,知道這里是將軍的故鄉,知道這里有十大名茶之一信陽毛尖,但卻不知道現在增加了信陽紅茶,這是信陽茶葉歷史的一大突破,也是茶葉歷史的一大技術躍進。
信陽的紅色旅游已被黨中央、國務院列入全國12個重點紅色旅游區和30條精品線路之中,如"千里躍進"之旅、"將軍故鄉"之旅、"紅軍長征"之旅、"江淮抗戰"之旅等精品旅游線路,已叫響品牌,走向全國。
信陽紅的特點是信陽發展紅茶就必須要有自己的思路,因為茶葉講品質,講“色、香、味、形”,信陽茶葉大部分屬于小葉種,信陽紅茶價格也不適合太高。味道方面,濃度、強度不如大葉種茶,茶多酚含量低,不易發酵,茶葉的湯色不夠紅亮。但小葉種茶有小葉種的優勢,抗性強,耐寒耐旱,更重要的是茶葉香味鮮質好,不飽和脂肪酸、糖苷、鐵類物質含量豐富。小葉種茶的優勢在其茶香氣好,滋味醇和,做綠茶能夠充分發揮它的鮮爽、高香、味醇的特點,做紅茶也可以充分發揮這個優勢,生產高香紅茶。
信陽紅茶加工制作工藝:以信陽毛尖茶樹新芽葉為原料,經萎調、揉捻(切)。發酵。干燥等典型工藝過程精制而成。
初制:就是將生葉制成毛茶,分為萎凋、揉、捻、發酵、烘干4道工序,傳統制作方法如下:
一、采摘工序:采摘一芽二、三葉的芽葉作原料。二、萎凋:將采下的生葉薄攤在曬簟上,在日光下涼曬直至葉色暗綠。三、揉捻:將萎凋后的生葉用人工揉成條狀,適度揉出茶汁。四、發酵:將揉捻葉置于木桶或竹簍中,加力壓緊,上蓋濕布放在日光下焐曬至葉及葉柄呈古銅色并散發茶香,即成毛茶濕坯。五、烘干:舊時茶農將濕坯用太陽曬,遇陰雨用炭火烘培,至五、六成干,俗稱毛茶。
在信陽紅茶制成商品茶還需要整飭細致、分別等級、剔除雜物、減除水分,使茶葉達到外型整齊與內質一致。傳統工序有十幾道,其中最主要是篩分、揀剔、補火、宮堆4道:
一、篩分:在大茶間、下身間、尾子間分3個地理進行,全過程要經過不同型號茶篩十余種,分出各號頭茶。二、揀剔:將篩分過的各號茶中的輕片、破葉、黃片、茶梗和雜物等手揀剔除。三、補火:將篩揀過的茶裝入布袋,每袋5斤左右,置烘籠上烘烤,直烘至茶葉呈褐灰色。四、宮堆:也叫勻堆,即將補火的各號茶分層倒入均堆場,混合做成數尺高的方堆,用木齒耙沿著茶堆側面梳耙,使茶葉流下成為小堆,如此反復,使各號茶調拌均勻。五、包裝:所有的工序完成以后,采用木箱進行包裝封存。
信陽紅茶在加工過程中發生了以茶多酚酶促氧化為中心的化學反應,鮮葉中的化學成分變化較大,茶多酚減少90%以上,產生了茶黃素、茶紅素等新的成分。香氣物質從鮮葉中的50多種,增至300多種,一部分咖啡堿。兒茶素和茶黃素絡合成滋味鮮美的絡合物,從而形成了紅茶、紅湯、紅葉和香甜味醇的品質特征。
信陽紅比信陽毛尖多了一道發酵的過程,夏、秋茶都可以利用,信陽紅是什么茶,當然紅茶,與坦羊工夫茶相比,采用同樣工藝,用信陽茶制作的紅茶口感更好,也造就了信陽紅的功效與作用更為健康和特殊,倍受茶葉專家好評。
信陽紅最早是2009年盧展工到信陽視察時,指出信陽可開發信陽紅茶加工,并給信陽紅茶起了個厚重而鮮亮的名字:信陽紅!靶抨柤t”商標已成功注冊。
從以上信陽紅簡單介紹和信陽紅的特點以及信陽紅茶加工制作工藝,大家應該對信陽紅有了一定的了解,希望大家有機會品嘗到信陽紅,正確的信陽紅的沖泡方法沖泡后口感不輸給任何紅茶,信陽茶葉網也有銷售哦。 |